2025年1月15日,金融界传来利好消息: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上海航道”)成功获得了一项引人瞩目的专利,名为“雨污水拦截处理装置”。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信息,这一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2331720U,其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这项创新技术将为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带来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应对城市雨污水排放问题上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雨污水排放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尤其在降雨时段,通常会出现雨污水混流的现象,导致河道水质污染。中交上海航道的新专利雨污水拦截处理装置,精妙地设计了壳体结构,内部包括初拦截舱室、主体净化舱室和慢滤再净化舱室。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分离雨水和污水,逐层对雨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雨污水拦截处理装置的工作流程清晰明确。首先,雨污水流入初拦截舱室,经过初步筛拦以去除较大的杂物;随后,雨污水进入主体净化舱室,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净化过程,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最后,处理过的水流入慢滤再净化舱室,通过慢速过滤逐步提升水质,确保最后排入河道的水质合格。这种层层递进的净化过程,大大增强了雨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该装置的优点是能够布置在城市河道雨水排口等空间存在限制的位置。这一特性,使得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可以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临时排口等场合,大大降低通过排口排放的污染物。这不仅对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非消极作用,也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上海,是一家专注于专业方面技术服务的企业。注册资本1712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同样为17126万人民币。通过对该企业的深入分析,能够正常的看到它在行业内的活跃表现:对外投资1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达到2399次,拥有476条专利信息,此外还获得41个行政许可。这一些数据表明,中交上海航道在水利工程和有关技术研发方面的深厚实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排水和水环境治理的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面对频繁的降雨,雨污水处理的需求愈发迫切。中交上海航道的这一专利,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在雨污水治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上再一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期待未来中交上海航道能够继续发扬技术创新精神,推动更多环保科技成果的落地实施,为我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一新兴的雨污水拦截处理装置,可以期望在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为未来的可持续城市生活开启新的篇章。中交上海航道的这一创新无疑将成为别的企业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为整个行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经验分享,从而一同推动国家水环境治理的美好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地下治污地上造绿!姑苏市区首座半地下式水质净化厂投用 下一篇:探秘污水处理之旅 传递节水护水理念